本文专家
卢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护士长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6个月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乳全部能够提供,任何配方奶或者牛羊奶都无法替代母乳。掌握科学哺乳知识,能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也能坚定妈妈们哺乳的信心。
no video
视频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母乳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免疫活性物质和适量水分,可全面满足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任何配方奶或牛羊奶均无法完全替代。
2.促进婴儿发育,降低疾病风险
母乳有助于促进婴儿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并能有效降低肺炎、感冒、腹泻等常见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母乳喂养还可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3.有助于母亲健康恢复
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并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同时有助于母亲身心健康。
4.增强亲子关系
母乳喂养过程中,母婴的肌肤接触和情感交流能够增强安全感,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妈妈该如何保障宝宝的母乳需求
1.早吸吮、早接触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出生第一天约5-7ml,第二天约10-12ml,所以初乳的量完全能够满足婴儿初期的营养需求。出生后3至7天是乳汁建立的窗口期,应鼓励宝宝尽早吸吮,以刺激乳汁分泌。频繁吸吮不仅有助于婴儿适应母乳喂养模式,也能促进母乳分泌,满足宝宝生长所需。
2.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关注宝宝大小便: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排尿次数通常与其出生天数相符。例如,出生第一天排尿1次,第二天2次,以此类推。自出生第五天起,每日排尿次数应不少于5-6次,且尿液应呈清亮状态。从排便情况来看,婴儿在出生1-2天内通常排出墨绿色的胎便。第3-4天,大便颜色由墨绿色逐步变为黄色。第4-5天便是母乳便,为黄色软便。
特别提示:
如宝宝尿液呈深黄色,甚至出现粉色尿液,可能提示乳汁摄入不足,建议母亲加强吸吮,分泌催产素和催乳素来提高乳的产量。
关注宝宝体重变化:新生儿在出生后可能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通常不超过10%)。
大小便、体重均能达标,则说明母乳量充足。
如何应对宝宝吐奶或呛奶
由于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态,且贲门括约肌较松,较容易发生吐奶或溢奶情况。常见应对方法包括:
1.喂奶前准备:
确保宝宝衣物干净、舒适,避免喂奶后频繁翻动宝宝。
2.正确喂奶姿势:
在母乳分泌量增加时,可能出现喷乳反射(即奶阵)。若宝宝暂时无法适应奶量较多的情况,可在喂奶前用手指轻压乳头1-2分钟,待喷乳反射缓解后再进行哺乳。
3.喂奶后及时拍嗝:
拍嗝可帮助宝宝排出吞入的空气,减少呛奶风险。
正确拍嗝方法:
虎口张开,一手托住宝宝脖子和肩膀,另一手托住宝宝腰部和臀部;
轻轻将宝宝抱起,使其头部搭在母亲肩膀上;
稍微后仰,让宝宝处于舒适位置;
以空心掌轻拍宝宝背部,持续1-2分钟,直至宝宝打嗝。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解答
Q: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多久?
A:建议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或以上,只要母亲乳汁充足,均可继续哺乳。
Q:炎热天气是否需要额外给宝宝喂水?
A: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婴儿无需额外补水,母乳本身含有丰富的水分,能够满足宝宝的需求。特殊情况下,如婴儿因疾病或其他医学原因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适量补充。
Q:患有乙肝的母亲能否母乳喂养?
A: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风险。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即使尚未完成接种,母乳喂养仍然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