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商品混凝土生产和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商砼站及其换料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也叫做“砼”,因此商品混凝土,在行业内也叫做商砼。商砼就是进入市场进行买卖的混凝土。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黄砂、石子、粉煤灰、矿粉、外加剂、水等材料组成的一种人造建筑材料。被普遍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是我国一般建筑主体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我国商砼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建立固定式搅拌站,一般固定式搅拌站至少包括一套及以上固定式搅拌设备,原材料筒仓及堆场,以及配套运送的运输车辆。投入至少上千万,场地面积要求一万平方米以上。从正式投入到运行生产,耗时需要几个月。同时,传统搅拌站对商砼质量的控制,包括人为选定与供应客户要求相匹配的商砼生产配比,包括商砼自搅拌站出厂至搅拌车运输到工地过程中对时间、温度、湿度的人工监测和控制,专业领域称之为对坍落度损失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往往会因为人技术能力的高低,责任心的高低,监测频次的高低等因素,使得商砼质量出现浮动问题和不可控风险。另外,在商砼生产时,由于堆场是半敞开式,车辆运输进出场,不可避免会产生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这些影响都不符合现有环保的高标准要求。鉴于此,很多企业纷纷被要求关停或迁移,传统移动站的建立已逐渐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趋势。
国内市场基本都只有传统固定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拥有移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但这种移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只是将现有传统固定式混凝土搅拌站简单改成可用几辆车拖动方式进行运输,每次移动至少需要三次运输,极为不便,到目的地后安装,需要大型吊机配合吊起安装,安装用时两到三天甚至更长,正式生产混凝土时,还需要另外安装配套的料仓斗(功能等同固定搅拌站的堆场,用来安装黄砂、石子等骨料原材料),全部安装完毕后,基本等于安置了一个小型固定式搅拌站,占地面积大。
总体而言,现有移动混凝土站设备与传统固定混凝土搅拌站之间变化不大,车辆运输和设备安装不方便,且成本高,生产方式没有脱离传统固定混凝土搅拌站模式,各环节生产施工,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和人工监测,且无法解决粉尘和噪音污染问题,此类混凝土搅拌站,投入成本高,对场地要求也较大,安装时场地环境条件要求高,需地面有相当承压能力,不适用于国内工地施工现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和运输便捷,生产过程简便且全程自动化操作的移动商砼站。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商砼站,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多个骨料仓,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有多个粉料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面无缝拼接成一平面,所述多个骨料仓和所述多个粉料仓分别各自成一排摆放,在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的底部分别设有下料口,在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之间设有传送带和螺旋输送器,所述传送带和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并与所述第二箱体底面呈一定角度摆放,所述传送带和螺旋输送器根据无线接收控制器的命令完成传送带伸缩、螺旋输送器折叠操作,所述传送带下面设有水箱和外加剂储料罐;
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还设有无线接收控制器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电连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有质量管理中心,所述质量管理中心负责接收该区域内所有移动商砼站用户的下单命令,并由计算机自动筛选出最合适配比,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中;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还设有自动导轨传送装置,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包括导轨。
优选地,所述水箱和所述外加剂储料罐的上方设有料斗和负压管,所述水箱和所述外加剂储料罐分别通过所述负压管与所述料斗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所述骨料仓的下料口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一端与所述粉料仓的下料口连接,所述传送带和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料斗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底面,以及靠近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的两个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底部的导轨上,与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数量相适配的托盘,所述托盘上面放置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下表面边角处设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液压支脚。
优选地,在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的底部,靠近所述下料口的前端分别设有称重感应器,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利用所述称重感应器控制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的出料数量。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为伸缩式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侧表面均能折叠展开到水平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尺寸相同,且尺寸不超过长13米,宽2.5米,高2.7米。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商砼站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无线接收控制器和发电机,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多个骨料仓,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有多个粉料仓,在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之间设有传送带和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下表面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液压支脚,箱体到场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并列摆放,车体离开,箱体能够利用所述液压支脚降低到稳定的高度;所述传送带和螺旋输送器根据无线接收控制器的命令完成传送带伸缩、螺旋杆折叠操作,安装简便,耗时短,提高效率;所述质量管理中心负责接收该区域内所有移动商砼站用户的下单命令,并由计算机自动筛选出最合适配比,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接收质量管理中心的命令,并利用所述称重感应器控制所述骨料仓和所述粉料仓的出料数量,全程计算机自动化操作,产品质量可控性强;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还设有自动导轨传送装置,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使换料过程全部自动化,操作更加环保、简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移动商砼站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商砼站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商砼站的侧面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商砼站的换料过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骨料仓;4、粉料仓;5、下料口;6、传送带;7、螺旋输送器;8、水箱;9、外加剂储料罐;10、无线接收控制器;11、发电机;13、自动导轨传送装置;14、导轨;15、料斗;16、负压管;17、托盘;18、液压支脚;19、称重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移动商砼站,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内部设有多个骨料仓3,所述第二箱体2内部设有多个粉料仓4,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底面无缝拼接成一平面,所述多个骨料仓3和所述多个粉料仓4分别各自成一排摆放,在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的底部分别设有下料口5,在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之间设有传送带6和螺旋输送器7,所述传送带6和所述螺旋输送器7平行并与所述第二箱体2底面呈一定角度摆放,所述传送带6和螺旋输送器7根据无线接收控制器10的命令完成传送带6伸缩、螺旋输送器7折叠操作,所述传送带6下面设有水箱8和外加剂储料罐9;
所述第二箱体2内部还设有无线接收控制器10和发电机11,所述发电机11与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10电连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有质量管理中心,所述质量管理中心负责接收该区域内所有移动商砼站用户的下单命令,并由计算机自动筛选出最合适配比,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10中;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内还设有自动导轨传送装置13,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13包括导轨14。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8和所述外加剂储料罐9的上方设有料斗15和负压管16,所述水箱8和所述外加剂储料罐9分别通过所述负压管16与所述料斗15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传送带6的一端与所述骨料仓3的下料口5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器7的一端与所述粉料仓4的下料口5连接,所述传送带6和所述螺旋输送器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料斗15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轨14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底面,以及靠近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的两个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1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底部的导轨14上,与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数量相适配的托盘17,所述托盘17上面放置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下表面边角处设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液压支脚18。
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在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的底部,靠近所述下料口5的前端分别设有称重感应器19,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10利用所述称重感应器19控制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的出料数量。
具体地,所述传送带6为伸缩式传送带。
另外,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侧表面均能折叠展开到水平状态。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尺寸相同,且尺寸不超过长13米,宽2.5米,高2.7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中,采用两辆车分别运送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到达工地后,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并列摆放,所述液压支脚18着地支撑后,车辆离开,留下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自动降低到稳定高度,设备开启自动感应接驳:所述传送带6和螺旋输送器7根据无线接收控制器10的命令完成传送带6伸缩、螺旋输送器7折叠操作,所述传送带6和螺旋输送器7与所述料斗15完成连接,等待生产。
操作员通过智能终端上的应用软件下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有质量管理中心,所述质量管理中心负责接收该区域内所有移动商砼站用户的下单命令,并由计算机自动筛选出最合适配比,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对应的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10中。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10利用所述称重感应器19控制所述骨料仓3和所述粉料仓4的出料数量,经由所述下料口5分别将骨料和粉料下到所述传送带6和螺旋输送器7中,骨料和粉料传送到所述料斗15后进入车体,同时所述无线接收控制器10控制所述负压管16抽取定量水和外加剂,经所述料斗15后进入车体,车体接料的同时进行搅拌,车体接料完成后,向指定区域移动运输,并继续搅拌,到达区域内,车体将搅拌完成的商砼卸到工地需求部位,即完成一次生产过程。
如图4,若所述一个粉料仓4的粉料用完(之后称其为第一粉料仓)时,需要换另外的粉料仓4(之后称其为第二粉料仓)上料,所述第二箱体2侧表面展开到水平状态与所述第二箱体2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13将第一粉料仓沿所述导轨14移至所述第二箱体2侧面的轨道上,绕过导轨14停在所述第二箱体2底部与初始位置对称的位置上,同时,放置在第一粉料仓原来位置旁边的第二粉料仓沿所述第二箱体2底面的导轨14移至第一粉料仓原来所在位置,之后,所述第二骨料仓为所述传送带6供料,换料完成。
当所述第二箱体2上的多个粉料仓4的粉料全部用完时,需要对第二箱体2整体换料,过程如下:所述第二箱体2侧表面展开到水平状态与所述第二箱体2底面在同一平面上,采用一辆车运送与所述第二箱体2尺寸、结构完全相同的替换箱体,运输车辆停靠在与所述第二箱体2底面无缝对接的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箱体2内的多个粉料仓4沿所述导轨14移至所述第二箱体2侧面的导轨14上,之后,替换箱体内的多个粉料仓4沿箱体底面导轨14移至所述第二箱体2的底面上;运输车辆移动停靠在与所述第二箱体2侧面无缝对接的同一水平线上,位于所述第二箱体2侧面上的多个粉料仓4沿所述导轨14移至替换箱体的底面上,即完成一次完整换料过程。
类似地,若所述一个骨料仓3的骨料用完(之后称其为第一骨料仓)时,需要换另外的骨料仓3(之后称其为第二骨料仓)上料,所述第一箱体1侧表面展开到水平状态与所述第一箱体1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自动导轨传送装置13将第一骨料仓沿所述导轨14移至所述第一箱体1侧面的轨道上,绕过导轨14停在所述第一箱体1底部与初始位置对称的位置上,同时,放置在第一骨料仓原来位置旁边的第二骨料仓沿所述第一箱体1底面的导轨14移至第一骨料仓原来所在位置,之后,所述第二骨料仓为所述传送带6供料,换料完成。
当所述第一箱体1上的多个骨料仓3的骨料全部用完时,需要对第一箱体1整体换料,过程如下:所述第一箱体1侧表面展开到水平状态与所述第一箱体1底面在同一平面上,采用一辆车运送与所述第一箱体1尺寸、结构完全相同的替换箱体,运输车辆停靠在与所述第一箱体1底面无缝对接的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箱体1内的多个骨料仓3沿所述导轨14移至所述第一箱体1侧面的导轨14上,之后,替换箱体内的多个骨料仓3沿箱体底面导轨14移至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面上;运输车辆移动停靠在与所述第一箱体1侧面无缝对接的同一水平线上,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侧面上的多个骨料仓3沿所述导轨14移至替换箱体的底面上,即完成一次完整换料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